对于追求数据自主可控的团队来说,PandaWiki开源版的本地部署是最优解——无需复杂技术背景,依托Docker容器化技术,跟着步骤一步步操作,就能快速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知识库。本文整合实测验证的部署流程、环境配置细节和常见问题排查,全程无晦涩术语,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。
一、部署前准备:确认环境与资源
1. 硬件配置要求
- 推荐配置:2核CPU + 4GB内存 + 20GB可用磁盘(支持10人以内团队稳定使用)
- 最低配置:1核CPU + 2GB内存 + 5GB可用磁盘(仅适合个人测试或2-3人临时使用)
- 存储建议:若需存储大量文档、附件,建议预留50GB以上磁盘空间,避免后期扩容麻烦
2. 软件环境要求
- 操作系统:Linux内核3.10以上,推荐Ubuntu 20.04+/CentOS 7+(x86_64架构,暂不支持ARM架构)
- 核心依赖:Docker 20.10.x及以上版本 + Docker Compose v2.x及以上版本
- 网络条件:服务器需能访问互联网,用于拉取Docker镜像和项目依赖包
3. 前期检查要点
登录服务器后,先执行以下命令检查环境,避免部署中踩坑:
# 检查Docker版本(需≥20.10.x)
docker --version
# 检查Docker Compose版本(需≥v2.x)
docker compose version
# 检查服务器架构(需返回x86_64)
uname -m
若未安装Docker或版本过低,需先完成环境配置(下文附详细安装步骤)。
二、分步部署流程:从环境搭建到系统启动
1. 安装Docker与Docker Compose(新手必看)
以Ubuntu系统为例,执行以下命令一键完成环境安装,复制粘贴即可:
# 1. 更新系统包,避免依赖冲突
sudo apt-get update && sudo apt-get upgrade -y
# 2. 安装Docker所需依赖组件
sudo apt-get install -y apt-transport-https ca-certificates curl software-properties-common
# 3. 添加Docker官方GPG密钥,确保安装包安全性
curl -fsSL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/gpg | sudo apt-key add -
# 4. 添加国内Docker软件源,提升下载速度
sudo add-apt-repository "deb [arch=amd64]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docker-ce/linux/ubuntu $(lsb_release -cs) stable"
# 5. 安装Docker Engine核心组件
sudo apt-get update && sudo apt-get install -y docker-ce docker-ce-cli containerd.io
# 6. 启动Docker服务并设置开机自启
sudo systemctl enable --now docker
# 7. 配置国内镜像加速,解决拉取镜像慢的问题
sudo mkdir -p /etc/docker
sudo tee /etc/docker/daemon.json <<-'EOF'
{
"registry-mirrors": ["https://docker.mirrors.ustc.edu.cn"]
}
EOF
sudo systemctl daemon-reload &&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
# 8. 安装Docker Compose(v2.x版本)
sudo curl -L "https://github.com/docker/compose/releases/download/v2.27.0/docker-compose-$(uname -s)-$(uname -m)" -o /usr/local/bin/docker-compose
sudo chmod +x /usr/local/bin/docker-compose
CentOS系统用户可替换对应yum命令,核心步骤一致,重点确保Docker服务正常启动。
2. 两种部署方式:新手一键安装 vs 手动定制部署
方式一:一键安装(推荐新手,10分钟完成)
这是最简单的部署方式,无需手动配置文件,执行一条命令即可自动完成所有操作:
# 切换root权限(避免权限不足导致部署失败)
sudo -i
# 执行官方一键部署脚本
bash -c "$(curl -fsSLk https://release.baizhi.cloud/panda-wiki/manager.sh)"
执行后按终端提示操作:
- 输入数字1选择”安装”选项;
- 无需修改默认端口(2443),直接回车确认;
- 等待5-10分钟(取决于服务器网速),期间会自动拉取镜像、配置数据库;
- 出现”SUCCESS”提示即部署完成,记录终端输出的访问地址、用户名(admin)和默认密码。
方式二:手动部署(适合有定制需求的用户)
适合需要修改端口、自定义存储路径的场景,步骤如下:
# 1. 克隆PandaWiki源码到服务器
git clone https://gitcode.com/gh_mirrors/pa/PandaWiki.git
cd PandaWiki
# 2. 创建并编辑docker-compose.yml配置文件
vim docker-compose.yml
粘贴以下基础配置内容(可根据需求修改端口和存储路径):
version: '3'
services:
api:
build:
context: ./backend
dockerfile: Dockerfile.api
ports:
- "2443:8080" # 左侧2443为对外端口,可自定义修改
volumes:
- ./data:/app/data # 数据存储路径,建议保留默认
depends_on:
- postgres
restart: always
postgres:
image: postgres:14
environment:
POSTGRES_USER: panda
POSTGRES_PASSWORD: panda123
POSTGRES_DB: panda_wiki
volumes:
- ./pgdata:/var/lib/postgresql/data
restart: always
保存配置后,执行启动命令:
# 构建并启动服务
docker compose up -d
# 查看启动状态,确保所有服务都为running
docker compose ps
3. 系统访问与初始化
- 打开浏览器,输入部署完成后提示的访问地址(格式:http://服务器IP:2443);
- 输入默认用户名admin和终端显示的密码,首次登录需修改密码(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+数字,提升安全性);
- 进入系统后,先完成基础配置:设置站点名称、上传Logo、配置时区(默认UTC,建议改为Asia/Shanghai)。
三、部署后必做:基础配置与安全加固
1. 核心配置优化
- 存储配置:检查数据存储路径是否正确,确保磁盘空间充足,避免因空间不足导致服务异常;
- 端口防护:若服务器暴露在外网,建议在防火墙中限制2443端口的访问权限,仅允许内部IP访问;
- AI功能配置:进入”系统设置-AI模型”,对接百智云、通义千问等大模型API,解锁AI创作、AI搜索功能。
2. 安全设置要点
- 密码修改:首次登录后立即修改默认密码,避免弱密码被破解;
- 权限管理:创建不同角色账号(编辑者、读者),根据团队需求分配权限,避免全员拥有管理员权限;
- 备份策略:定期备份数据目录(./data和./pgdata),可设置定时脚本自动备份,防止数据丢失。
四、常见问题排查:解决部署中的坑
1. 部署脚本执行失败
- 问题原因:网络超时或权限不足;
- 解决方案:切换root权限重新执行脚本,若拉取镜像慢,检查Docker镜像加速配置是否生效。
2. 浏览器无法访问系统
- 问题原因:端口未开放或服务未启动;
- 解决方案:
- 执行
docker compose ps检查api服务是否为running状态; - 开放2443端口:Ubuntu执行
sudo ufw allow 2443,CentOS执行sudo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2443/tcp && sudo firewall-cmd --reload; - 检查服务器安全组是否放行2443端口(云服务器需在控制台配置)。
- 执行
3. 登录提示密码错误
- 问题原因:默认密码记录错误;
- 解决方案:执行
docker compose logs api查看日志,找到包含”password”的行,获取正确默认密码。
4. 服务启动后频繁崩溃
- 问题原因:服务器内存不足(常见于1核2GB配置);
- 解决方案:升级服务器内存至4GB以上,或关闭其他占用内存的服务,减少系统负载。
五、日常维护:升级与备份指南
1. 版本升级
PandaWiki开源版迭代频繁,升级步骤如下:
# 进入项目目录
cd PandaWiki
# 拉取最新源码
git pull
# 重新构建并启动服务
docker compose down && docker compose up -d
2. 数据备份与恢复
- 备份:直接打包数据目录即可,命令:
tar -zcvf panda_backup.tar.gz ./data ./pgdata; - 恢复:将备份文件上传至新服务器,解压到PandaWiki目录下,再执行
docker compose up -d。
按照以上步骤操作,就能稳定运行PandaWiki开源版,享受AI驱动的智能知识库服务。如果需要对接企业内部系统(如钉钉、飞书)或进行二次开发,可参考官方文档进一步配置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